English

清除水库病险刻不容缓

2000-07-2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北鹰 我有话说

全国8.4万多座小型水库有40%存在病险隐患,病险水库如“定时炸弹”,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一旦垮坝失事就是“灭顶之灾”。在汛期来临之际——

我国目前约有小型水库8.4万多座,数量居世界首位,总库容约4583.4亿立方米。水库在提供水源保障的同时,还在抵御洪涝灾害中发挥着重要的拦洪、蓄洪和调洪作用。

但是,据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说,这些水库中有40%以上存在事故隐患,其中大型病险水库149座,中型水库约1102座,小型水库29143座。这一座座病险水库就像一颗颗“定时炸弹”,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,一旦垮坝失事就是“灭顶之灾”。

病险中小型水库多数建于五六十年代,受当时条件限制,水库工程设计标准普遍偏低,有些水库没有溢洪道等应急泄水措施,坝体单薄、大坝渗漏、防洪标准低、管理设施陈旧。许多小型水库到现在连电话、交通工具都没有,水库的管理人员素质低下。

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这样沉痛的教训:海河流域特大洪水中,河北省东川口水库曾漫坝失事,900余人丧生;河南省板桥、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,曾因防洪标准低,漫坝失事,造成2.6万余人死亡;青海省沟后水库曾因大量漏水溃坝,下游300余人被夺去生命……

据统计,近50年来我国共有3482座小型病险水库垮坝。特别是在十年动乱期间,小型水库垮坝事故频繁发生,平均每年达200多座,其中1973年高达554座。进入80年代后,由于加强了水库的安全管理,分批加固了一批重要的病险水库,垮坝事故大为减少,绝大部分事故水库为库容小于100万立方米的小型县乡管理的水库,但每年平均也有20多座垮坝。

水利部建管司司长俞衍升说,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:首先是先天不足,我国大型水库的75%、中型水库的67%、小型水库的90%,建于“大跃进”和“文革”期间,许多水库质量低劣;其次是后天失调,许多水库多是以防洪和农业灌溉为主的水库,没有更新改造经费来源,甚至没有维修经费,得不到及时维护,长期带病运行,致使病险越来越重;此外还有人为因素,多年来,人们普遍存在重建设、轻管理的思想,特别是一些中小型水库根本就没有观测设施及手段,水库的病险情况不能及时掌握,更不能得到及时处理,最终形成重大隐患。

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
据统计,近十年间全国完成了以提高防洪标准为目的的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共65座。为了加快全国水库的除险加固速度,水利部又确定了“全国第二批38座重点病险水库”,并采取了资金补助政策。目前,第一批已有28座完成了加固任务,第二批也完成了10座。

张基尧说,从全国来看,目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进度缓慢,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主要是有些地方认识不足,对“定时炸弹”的危险性重视不够。80年代以来,由于加强了水库的安全管理,分批加固了一批重要的病险水库,垮坝事故大为减少,特别是前些年发生的垮坝事件,均为小型水库,不足以引起人们足够重视。有的地方热衷于建新工程,而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视不够。再者,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投资大是一个困难。我国的水库大多已运行了30—50年,投入不足,使许多工程小的隐患得不到及时处理,每遇到洪水又造成新的隐患,往往是老病未治,又添新病。有的由于加固资金的短缺,加固设计时因资金所限,局限于“头疼医头,脚疼医脚”,造成除险不彻底,结果加固不久即旧险复发或又生新险。

要想迅速清除病险水库这颗危险的“定时炸弹”,投入是关键。要真正解决问题,需要采取多渠道筹资的办法,加强资金筹集。据了解,浙江省采取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多元化投入机制,保证了病险水库加固资金到位。据统计,浙江省已投入4亿多元,完成加固水库808座。

其实,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是一项花费少而效益高的好事。据第一批已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统计,投入加固总投资7.8亿元,除使水库增强防洪能力,增加防洪库容49亿立方米之外,还增加城乡供水能力11.4亿立方米,增加灌溉面积708万亩。如果现有病险水库全部完成除险加固,可增加防洪库容130亿立方米,增加城乡供水能力170亿立方米,增加灌溉面积3000万亩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